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4年1959年1964年、1978年当选为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19118月6日,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德文。在清华四年中,季羡林认为有两门课对他影响最大:一门是旁听而又因时间冲突没能听全的历史系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另一门是中文系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是一门选修课。陈、朱二师的这两门课,让季羡林终生受用不尽。1934年,他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



1934年,季羡林在清华毕业留影

1935年至194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经由陈寅恪介绍,北大校长胡适之、代理校长傅斯年接受季羡林去北大任教,为北京大学终身教授。1953年,当选为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9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46年,季羡林任北京大学教授

1966年至1977年,这段日子让季羡林回想起来,宛如做了一场噩梦。在这十年内,季羡林除了开会,被“打倒”,被关进牛棚,被批斗,被痛打之外,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搞学术研究。到了后期,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翻译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馆藏书籍季羡林:《牛棚杂忆》

1978年,季羡林感慨地说:“在这种非常良好的政治大气候下,我个人也仿佛从冬眠中醒来了,心情的舒畅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期间,季羡林研究印度史,研究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印度佛教史,翻译和研究梵文文学作品,并撰写了包括《〈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罗摩衍那〉浅论》《〈大唐西域记〉今译》《吐火罗语A中的三十二相》《古代印度砂糖的制造和使用》《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等多部重要著作。

 



1997年,季羡林先生在北大校园里散步



2005年0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向季羡林先生
赠送礼物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季羡林先生生前遗愿将骨灰分为三部分安放:一部分在北京;还有一部分骨灰安放在河北,因为季老生前跟好友约好要安葬在一起,“谈一谈生前不能谈的问题”;而另外一部分,则由季承(季羡林之子)和家人一同带回老家山东临清,与季老的父母以及妻子合葬在一起。



季羡林《季羡林自传》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馆藏季羡林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