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7日),1943年7月,经著名法学家周新民和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吴晗和袁震(吴晗之妻)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奔赴西柏坡,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49年2月,吴晗受党中央之托,以军管会副代表的身份接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担任了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学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副市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北京历史学会会长,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7日)

1930年,清华大学因吴晗文史成绩优异,将他破格录取为历史系二年级的插班生。勤奋好学的吴晗受到师长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1931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由于成绩优异又热心史学界的活动,吴晗成了众多用人单位争抢的毕业生。中央研究院院长傅斯年早在吴晗毕业前几个月就向清华要他到中央研究院工作;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则再三要吴晗去北大任教;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蒋廷黻却坚持要吴晗留校任教。毕业后他选择留校任教,侧重研究明史,某些独到见解受到当时学术界的重视。

1928年,从家出走前的吴晗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皖南事变后,吴晗不再埋首书斋,而是握笔奋起,为保卫人民的民主权力而呐喊、反抗,明史成了吴晗手中的战斗武器。他写了许多借古喻今的短文,极力抨击和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同时,他还和中共地下党员建立了联系,和进步学生结成了知心朋友。他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由一名学者成为反法西斯战士。1948年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会议的号召赴解放区。

19499月,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期间,部分民盟代表与周恩来合影。左起:沈志远、吴晗、周恩来、沈钧儒、翦伯赞、楚图南

1959年,毛泽东对党内一些人不敢讲真话、实话的不良作风提出了批评。毛泽东说:应当提倡海瑞精神。吴晗在这种精神的鼓舞和戏剧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破门而出,从历史学家的研究角度从事戏剧创作,几经修改,终于写成了历史剧《海瑞罢官》。海瑞是明朝嘉靖年间一个以廉洁和正直敢言闻名的清官。剧本写了这个清官,本意在用一个封建社会的直臣作榜样,鼓励发扬民主,批评不利于社会主义的现象,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然而在现实舞台上这却成了一大悲剧的序幕,它成为林彪、江青等人用来为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的借端。吴晗在这个大阴谋下被罗织罪名,于1969年10月11日被迫害致死,构成举世震惊的文字狱。1976年,党中央为吴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馆藏书籍《吴晗和<海瑞罢官>

吴晗、袁震同志追悼会通知

1976年,民盟被迫害致死的领导人吴晗获平反昭雪

1984年,为纪念吴晗诞辰七十五年,清华大学在校园内兴建了“晗亭”。应吴晗胞妹吴浦月的请求,邓小平同志为“晗亭”题字。

馆藏书籍《时代之子吴晗》

馆藏光碟《时代之子——吴晗》
 

吴晗十四集电视连续剧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