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抡(1899年5月25日-1967年12月8日),著名化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 系曾国藩之堂曾孙,中国科学院院士。1944年在昆明加入民主同盟,与进步人士李公朴、闻一多等一道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曾任全国科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是全国政协第一至四届委员。


曾昭抡

(1899年5月25日-1967年12月8日)

     1920年曾昭抡毕业于清华学堂,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与化学,1926年获该校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工程系主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主任、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等职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副部长,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等职。

书籍《一代宗师——曾昭抡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曾昭抡先生在北大化学系(包括西南联大)曾讲授过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理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工程和炸药化学,他的博学多闻与严肃认真、严格要求深受学生的敬佩。他一生从教,不遗余力,培育了大量人才,当今众多化学名流学者曾受业于先生门下。

费孝通是这样评价曾昭抡:“在他的心里想不到有边幅可修。他的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那就是'匹夫不可夺志’的'志’。知识分子心里总要有个着落,有个寄托。曾昭抡把一生的精力放在化学里边,没有这样的人在那里拼命,一个学科是不可能出来的。现在的学者,当个教授好像很容易,他已经不是为了一个学科在那里拼命了,他并不一定清楚这个学科追求的是什么,不一定会觉得这个学科比自己穿的鞋还重要。”

1944年曾昭抡在昆明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是民盟早期成员之一,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进行积极的斗争,深受进步青年学生的爱戴。他与著名的进步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吴晗等常有联系,主动参加了各种时事会、讲演会,组织抗日宣言等活动,发表了反蒋、抗战、争取民主的言论,对青年学生很有影响,成为当时西南联大有名的进步教授之一。


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全体教师于行军途中合影(右起第三人为曾昭抡)

    《民主周刊》是中国民主同盟第一个地方组织民盟昆明支部的机关刊物,1944年12月9日创刊。声明继承“一二九”光荣传统,以宣传民盟政治纲领、阐述民盟对时局的态度,宣扬民主思想,推进民主运动为宗旨。罗隆基主编、潘光旦任社长,曾昭抡与闻一多、李公朴等为编委。曾昭抡对该刊的最大贡献,是担任“一周时事析要”的专栏撰稿人。从1944年第1卷1期至1945年第2卷14期,加上1946年第3卷6期,曾昭抡在《民主周刊》及其增刊上发表文章39篇,几乎每期一篇,多为军事评论、时局评论。这是他作为知识界的军事评论家、国际问题专家并在相当程度上代表民盟在抗战新闻界最具说服力,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其意义十分重要。




《民主周刊》第一卷第三期曾昭抡:大时代在等着青年们!

     1957年曾昭抡主持起草《科学纲领》,后被错划为“右派”。1967年12月8日在武汉大学含冤去世,终年68岁。1981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他举行追悼会,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新华社为此发了专讯,全国各大报刊均予以转载。


书籍戴美政著《曾昭抡评传》

     回顾曾昭抡先生的一生,他将自己的青春和饱满的热情都奉献给了他无比热爱的化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对中国的科学、教育和学术团体等方面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化学旗手”。他对科学事业追求执着;对工作顽强勤奋;为人忠厚耿直,谦和礼让;一生高风亮节,受到科学界、教育界的普遍景仰和怀念。



书籍戴美政著《曾昭抡》